科学研究
科研方向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 Research Findings
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硅藻藻华引起长江口外夏季底层低氧的形成机制及台风对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2 14:28:08

有害藻华、底层缺氧和短期酸化是对近海生态系统具有灾难性影响的生态现象,而对其过程间的相互伴生现象以及形成机制的研究仍较为有限。王斌助理研究员等根据2009年(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和2013年(无台风影响)两个夏季航次获取的海水pH、溶解氧、无机碳及营养盐等生化参数,利用各参数间的计量关系对长江口外典型缺氧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口外夏季底层低氧区的典型位置与表层高叶绿素和高初级生产力的区域较一致。在长江径流带来的羽状锋面区,水柱积分的生物生产为1.8 g C m-2 d-1,水柱积分的呼吸速率为1.2 g C m-2 d-1,呈现出锋面区较强的生物净生产过程。基于课题组已有数据积累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江口底层缺氧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图1)。受台风影响,2009年夏季长江径流输入增加和表底层水混合涌升过程为长江口外海域的硅藻藻华提供了丰富营养盐,这部分现场产生的新鲜有机质在水体层化形成后下沉至底层水体进行耗氧分解。结合温盐资料,我们利用三端元混合模型半定量估算了现场受台风影响后的夏季,硅藻藻华形成的有机质降解作用对底层耗氧的贡献在70~80%,且这一过程引起的缺氧和酸化的形成速率较快(6天左右)。我们的结果表明,尽管长江口近年来甲藻藻华有所增加,但对缺氧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硅藻的藻华。

Wang B, Chen J F, Jin HY, Li HL, Huang DJ, Cai WJ. Diatom bloom-derived bottom water hypoxia of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with and without typhoon influence.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17, 62(4): 1552-1569.

图片3.png

图1 长江口外夏季底层低氧形成的概念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