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站定位于长江口毗邻海域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异常变化的观测与监测。阐明长江流域输入的营养物质、外海黑潮输入的营养物质、河口与近海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的机理和驱动机制。通过发展、示范和应用系列新颖监测和预测技术,诊断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变异的影响过程,解析陆源物质和外海物质输入对海洋生态灾害事件的各自影响,为我国海洋综合治理和陆海统筹提供科技支撑,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经验和样板。
侧重几个研究方向:
(1)区域特色型的观测平台和技术研发:针对高浊度、高生物量、高人类活动等特征,发展针对性的在线浮标监测技术、遥感观测技术和反演技术、地波雷达观测技术等,通过业务化平台加强应用和示范运行防渔业底拖锚系潜标、剖面多层生态观测浮标以及水下观测数据的实时收发技术。
(2)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缺氧酸化的机理研究:研究河口、海湾与陆架的相互作用,以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瓯江口等为核心,评估和研究径流入海的营养盐和污染物等迁移和传递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近海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传统和新型污染物的溯源及其生态效应。
(3)全球变化下的海洋环境长期演变的趋势评估:比较河口陆架的局地变化与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评估异常气候、极端天气对近海环境的作用。
发展针对缺氧、酸化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物理-生态耦合的模拟预测技术:研究富营养化、藻华、缺氧、酸化等多重生态异常事件的耦合和解耦机制,支撑环境变化的精细化模拟预报技术发展,加强预测技术在业务化平台的示范运行并提高模拟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
图 1 长三角海洋生态野外站的定位和研究方向